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ww.jrlm81.com/bbs/index.asp)
--  人在旅途  (http://www.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101)
----  消失的智慧——秦兵马俑铜马车的秘密  (http://www.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1&id=270196)

--  作者:环保人
--  发布时间:2015/8/7 10:24:07
--  消失的智慧——秦兵马俑铜马车的秘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一号车_meitu_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一。世界考古学家们预测,至少在未来一百年内世界上还没有解开“秦始皇陵”之谜的技术。而它的墓穴一旦能够打开,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古埃及的金字塔。它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的活化石。1980年12月青铜马车的发现,使专家们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堪称世界第一的奇迹。而无论是兵马俑里的陶俑还是青铜马车,它们都仅仅只是秦始皇皇陵的冰山一角。秦始皇究竟还留下了多少令世界匪夷所思的奇迹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一号车meitu_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二号车meitu_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尤其是顶棚盖为2.13平方米的二号车,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了199片,专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个龟背形顶棚为一次性铸造而成。最薄的地方为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过为4毫米。这种一次性铜液浇灌技术在设备先进的今天仍然是最先进的技术。而要模仿出秦人在2000多年前制作出来的大小、厚薄完全一样的大型弧形青铜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秦人是怎么做到的?!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名辒辌。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各有铜御官俑1件。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主要用来驾辕;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称为骖马。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齐力拉车,铜车马上还装有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胁驱和缰绳,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为了防止骖马外逸,在骖马的颈上还套有一根缰绳,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轭的交接处,防止骖马过分远离。通过这些装置,骖马与服马始终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可以始终并驾齐驱。

  两车均通体彩绘,方舆圆盖,象征天圆地方;车辐30根,象征一个月的30天(秦代每个月都为30天,没有大小之分。)。车辕弯曲上翘,两位御官俑身穿长襦,头戴鶡冠,腰际佩剑,两眼平视前方,全神贯注。从其装束来看御者的地位属于秦代相当高的级别。

 

 

 

 

 

 

 

 

 


--  作者:盛唐
--  发布时间:2015/8/7 11:14:22
--  
跟着楼主游兵马俑
--  作者:和平使者
--  发布时间:2015/8/7 13:58:39
--  
游过兵骏马俑,没有记住。今天又看了一篇,谢谢!
--  作者:投笔从戎
--  发布时间:2015/8/7 17:37:09
--  
以下是引用盛唐在2015-8-7 11:14:22的发言:
跟着楼主游兵马俑


--  作者:坐看云起
--  发布时间:2015/8/7 21:33:14
--  

图文并茂,云起深赞。


--  作者:绿洲
--  发布时间:2015/8/7 21:52:48
--  
欣赏了
--  作者:浦江小老兵
--  发布时间:2015/8/7 22:13:50
--  
世界奇迹!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5/8/8 6:23:20
--  
欣赏了
--  作者:天星居士
--  发布时间:2015/8/8 7:04:04
--  
以下是引用坐看云起在2015-8-7 21:33:14的发言:

图文并茂,云起深赞。

欣赏了
--  作者:杨迎春风
--  发布时间:2015/8/8 9:00:21
--  
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