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ww.jrlm81.com/bbs/index.asp)
--  67军战友之家  (http://www.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42)
----  残躯碎影军魂归之一:相约重走南疆路丨蔺保旗  (http://www.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42&id=442632)

--  作者:激越生命旋律
--  发布时间:2025/5/14 13:05:09
--  残躯碎影军魂归之一:相约重走南疆路丨蔺保旗

相约重走南疆路

蔺保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许多人眼中,老山不过是一个地名,一座寻常的山。但于我而言,它承载着我炽热的青春与沸腾的热血,是我此生难以释怀的圣地。老山,坐落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紧邻越南边界,山势巍峨险峻,主峰海拔达 1422 米,堪称易守难攻的天然壁垒。每当 “老山” 二字在心头响起,那血与火交织、生与死碰撞,枪林弹雨、炮火纷飞的惨烈画面,便如潮水般在我的脑海中汹涌浮现。如今,距离我离开那片战场已经四十载,可老山的影子,早已深深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任凭岁月如何冲刷,都无法淡去分毫。

回首往昔,四十年前,我从老山右山腿边那毫不起眼的九连防御阵地出发,向着 1058 阵地奔去,执行一项潜伏侦查任务。归途中,无情的敌人炮火轰鸣,命运的残酷齿轮就此转动,我与两名战友不幸触雷,身负重伤。那时的我,年仅二十三岁,刚刚告别长沙工程兵学院,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壮志豪情,踏入了这片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土地。

记得军校毕业时,我朝气蓬勃,满心期许能在绿色军营中大展宏图,以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彼时,兰州军区 47 军正在云南老山前线浴血奋战,进行防御作战。怀着炽热如焰的报国之心,我马不停蹄地赶往 47 军军部报到,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要求奔赴前线,前往老山那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我渴望将在军校中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更期望在残酷的战场上锤炼自己,铸就钢铁般的意志。就这样,我与一同分配到前线的 38 名来自各个院校的干部学员,踏上了一趟承载着使命与热血的汽车,向着老山前线疾驰而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那是 1986 年 8 月 20 日,傍晚时分,我们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云南省麻栗坡县城。此时的我们,又热又饿,疲惫不堪,但心中的热血却丝毫未减。来不及片刻休息,便匆匆踏上了前往 139 师 415 团指挥部报到。团干部股的领导将我们引领至挂着伪装网的大卡车上。汽车缓缓启动,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艰难摇晃前行,而我们的心,也如同这山路一般,忐忑而又激动地怦怦直跳。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正一步步靠近那真正的战场,那即将与敌人短兵相接、厮杀搏斗的地方。

我们静静地蹲坐在伪装网笼罩下的车厢内,感受着卡车的颠簸,聆听着车轮与山路摩擦的声响。大卡车绕过三转弯,悄然进入了敌人炮火的射击范围。此刻,卡车司机小心翼翼地关闭汽车大灯,打开前面的小灯,在微弱的灯光下,谨慎地驾驶着车辆缓缓前行。与此同时,我们也真切地听到了前方阵地上传来的 “哒哒哒” 的枪声和 “轰隆隆” 的炮火声。就这样,在紧张与期待的交织中,我踏入了那拉口战场,自此开启了一段改写我人生轨迹的全新旅程。


--  作者:激越生命旋律
--  发布时间:2025/5/14 13:07:33
--  

时光悠悠流转,如今,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那些曾经的画面总会不由自主地在我的脑海中清晰浮现。几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我常常会想,如今的老山,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那里,是否依旧安宁祥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当年触雷负伤留下的后遗症,在岁月的侵蚀下愈发明显。如今,我已步入六十多岁的花甲之年,前几年经历的三年疫情灾害,也给身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尤其是去年,我仿佛被病魔缠身,身体始终不适,频繁地发烧感冒,心情也随之跌入谷底,愈发沉重压抑。我的双耳,自受伤以来,便一直被蝉鸣声萦绕,脑袋里也从未停止过轰鸣。我深知,这是当年地雷的冲击波对耳朵造成的永久性伤害,致使听力逐渐下降。如今,耳朵里的声响,仿佛是一辆永不停歇的火车与电流相互交织,不断地发出 “呜呜吱吱” 的嘈杂声,让我夜不能寐,心神也难以安宁。

或许,人过六十岁以后,总会思绪万千,感慨丛生,我亦未能免俗。去云南走一趟,重回当年浴血奋战的战场,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已盘旋许久,如同种子一般,在心底生根发芽,愈发强烈。然而,现实的困境却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我的面前。由于双目失明,我的行动极为不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他人的悉心照顾与陪伴。也正因如此,这个看似简单的心愿,一直未能得以实现,成为了我心中深深的遗憾。

幸运的是,我有一位挚友马玉章,他同样是 1985 年在那拉口战区参与防御作战的参战老兵。在那拉口战区坚守的一年时光里,他对前沿阵地的每一处角落、每一条沟壑都了如指掌。更为难得的是,他古道热肠,总是热心地帮助每一位参战老兵,在战友们中间口碑极佳。三年前,我们曾一同畅想,要重返老山,去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生死与共的岁月。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眼睛看不见,去了那儿能看到什么呢?眼前还不是一片漆黑。” 我微笑着回应道:“我虽看不见,但我可以去感受那里的空气,聆听那里的风声,嗅闻那里泥土的气息,寻找当年留在心底的那份感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今年 2 月底,马玉章战友突然联系我,问道:“你还想不想去老山转转?” 我瞬间心潮澎湃,满怀期待地回答:“我当然想去啊,可一直没人陪我,谁能带我去呢?” 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果你想去,我陪你去!到了那儿,我给你细细讲讲当年我们战斗过的那拉口阵地。”

一提到那拉口阵地,我的思绪便如脱缰之马,瞬间飘回到了团部 208 高地。还记得初上阵地不久,我站在 208 高地山顶右侧的一处突出位置,极目远眺。左手边,是八里河东山,山顶上设立着炮兵和高射机枪阵地,每至夜晚,便能看到一串串火舌如流星般喷射而出,划破夜空,飞向那拉口前沿阵地,紧接着,“哒哒哒” 的高射机枪声便会响彻天际。正前方,那拉口阵地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它被敌人三面高山环绕,形如锅底,时刻被居高临下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这里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我方与敌人的哨位犬牙交错,阵地在炮火轰炸下,早已化作人间炼狱。敌人大青山、小青山上的炮火,如同恶魔的利爪,始终居高临下地控制着这片土地。坚守阵地的战友们,白天只能蜷缩在狭小的猫耳洞里,根本不敢露头,唯有在夜晚,才能稍稍喘息片刻。也只有在这时,后方补给的食品、弹药才能艰难地运抵前沿阵地,而阵地上的烈士遗体与伤员,也才能被护送下山。阵地上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然而,我们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却如同坚韧不拔的钉子一般,牢牢地扎根在那里,寸步不让,坚决不让侵略者向前跨越一步。我的右手边,便是老山。而我的背后,永远是我誓死捍卫、魂牵梦绕,生我养我的祖国。每当忆起这些,我的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感慨,那是对战友的崇敬,对祖国的忠诚,以及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深怀念。

一定要去老山看看,无论如何,都要完成这个心愿。我将想法与妻子王岚商量,她毫不犹豫地欣然同意,温柔地说道:“为了帮你完成心愿,我陪你一起去。” 此外,我们干休所还有一位战友刘恩慧,他也曾在老山上执行任务。当时,他在执行任务途中,突然发现敌人布下的地雷。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他舍生忘死,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亲自上前排除地雷。然而,在他成功排除两颗地雷后,在排除第三颗地雷时,意外发生了,没想到下面还隐藏着一个诡雷。随着 “轰” 的一声巨响,他被地雷的强大冲击力炸断了左臂,双耳失聪,失去了一只眼睛,仅存的一只眼睛,视力也不到 0.3。我将我们计划去老山转转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兴奋地表示一定要一同前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另外,我还有一位军校同学银本华。当年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昆明军区一个边防工兵团,他们的任务是为参战部队构筑工事、挖掘坑道,同样经历了血与火的战争洗礼,在战场上立下了三等功。转业后,他在昆明市安家落户,一直诚挚地邀请我去云南相聚。我拨通了银本华同学的电话,将我想去老山转转的想法告知了他,他欣然答应道:“我陪着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我都奉陪到底!” 我满心欢喜,激动地说:“那好,你等着我,我们 15 号一定在昆明见。” 就这样,我们五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小分队,怀揣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与对老山的无尽思念,即将奔赴祖国南疆,重返那片我们曾经挥洒青春、流血流汗的热土,去追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去续写属于我们的老兵故事。


 


--  作者:激越生命旋律
--  发布时间:2025/5/14 13:08:38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蔺保旗,男,中共党员,1963年1月3日出生,陕西渭南华州区人,1986年3月-1987年6月参加对越作战,荣立一等战功、一级伤残军人、优秀共产党,现在陕西省渭南军休干部休养。多年来,他克服双目失明和假肢的困难,做到退役不褪色的英雄本色,始终保持一名休养军人良好形象,处处发挥表率作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传承红色教育,彰显了一名优秀功臣党员的光辉形象。2019年前夕荣获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2021年又被陕西省工会授予省级劳模。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中,他参加全省英模巡讲成员,克服盲人和假肢的困难,进入学校、部队、政府机关作英模报告,讲述当年在战场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怎样身先士卒带领战友们完成一次又一次最危险的战斗任务。他的事迹生动感人,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被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家退伍人军事务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先进军休干部”荣誉。


--  作者:轻云微月
--  发布时间:2025/5/14 14:22:46
--  
好文章,请继续。
--  作者:难得糊涂
--  发布时间:2025/5/14 20:30:52
--  
以下是引用轻云微月在2025/5/14 14:22:46的发言:
好文章,请继续。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25/5/14 21:50:33
--  
好文章,拜读了!
--  作者:盛唐
--  发布时间:2025/5/15 12:50:37
--  
好文章,赞!
--  作者:如墨轻蘸
--  发布时间:2025/5/15 15:29:37
--  
又一系列好文章,赞!赞!赞!
--  作者:野百合
--  发布时间:2025/5/16 13:42:52
--  
拜读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