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ww.jrlm81.com/bbs/index.asp)
--  2014[难忘的岁月]  (http://www.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102)
----  湖滩沉钩-从0.45立方到9立方2  (http://www.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2&id=209134)

--  作者:马立昆仑
--  发布时间:2014/7/3 18:20:45
--  湖滩沉钩-从0.45立方到9立方2
 

     工具领回来了。面对着一堆叫不出名字的东西,作为出生在兴化,距离泗湾湖不足百里,号称老农的班长也莫名其妙,除了扁担没有变化,其他的都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筐子换成了扎箕(准确的名称还是在这次征文活动中征集到的),铁锹换成了不带尖的小方锹。这些东西到底怎么用法,效果如何,说不清楚。泗湾湖会战还没打响就预示着和滆湖、桥头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天上工,队伍在工地上一字排开,在各自划定的区域里摸索着干了起来。没了湖水的滩底经过蒸晒和风干,褐色的湖泥像砂砾般均匀的铺在表面,脚踩上去软软的,感觉很柔和。其实真正的名堂在下面,有位领导为了探究湖泥的深度,用两米左右长的芦杆向下插,不用花多少力气劲,芦杆就剩下个尖尖头了。站立着都不敢乱动,不敢用力的地方,要想挑着担子走出几十米开外,真是麻烦的很。和挑担子相比挖泥取土要来的方便点,配发的小方锹,在和锹面相宽的距离两边,左右各切个口,双手用力下锹,然后手臂和腰部同时发力,向上一掘,像切豆腐似得,便可以挖出一块长方形的湖泥来。两个扎箕每个放上三块,一副担子就要上百斤重。挑到坝基的位置上倒掉泥土后折回装担,接下去就是不断的重复……看似简单的劳动,在豆腐渣般的湖滩上就麻烦了许多。一是路不好走,不踩在跳板和芦苇把子上,等待你的就是陷入深泥;二是湖泥的水分多,跳板和芦苇把子上走不了几趟,就布满了烂泥,滑跟头摔跤是常事。

     班里的人被分成两组,挖泥和挑担,干一段时间可以轮换。我开始是挖泥,没干几下双手就磨出泡,每掘起一锹泥手就钻心的痛,根本不敢用力握锹把,效率自然下降。看着排队等着装泥的担子排队了,班长一急便把我换下,派去挑担。挑担这活我从来没干过,要不是泗湾湖会战前在江浦的军区司令部汪波荡农场收稻子,挑了了几天稻把子,还真是找不到感觉。首要的是平衡,担子两端的重量要基本相等,一头重一头轻的担子是挑不好,走不快的。看见我挑起了担子,装泥的战友手下留情,给了小小的两块,实际的重量也就60多斤了吧。可对刚年满16岁,体重104斤的人来说,那个肩上那就是一座山啊!我小心的试着担子的重量,不错,能够站起来,证明身体有力量承担这个压力。然后就是转身向前,面向着坝基迈出第一步……现在完全回想不出来倒下第一担泥的心理感觉,只知道我可以和战友们一样,用双手和双肩去完成围湖造田的任务。

     一天的劳动结束,连长在收工的讲评里发火了。据测算首日战果是全连平均每人完成0.45立方土,照此进度,要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下达的任务,几乎不可能。连长要求晚上在各班的班务会上集思广益,想尽一切办法,把进度突上去。我对干活的事情一窍不通,班务会的上更不敢多嘴。现在回想起来,所用的办法无非就是延长上工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投入兵力,合理调度工作面上的人员配置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泗湾湖大坝前(2009.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盛唐于2014-7-4 11:18:47编辑过]

--  作者:杨迎春风
--  发布时间:2014/7/3 19:46:59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记忆力好,写得也好!
--  作者:坐看云起
--  发布时间:2014/7/3 20:30:33
--  
啥时候旧地重游的?
--  作者:项根华
--  发布时间:2014/7/3 21:16:56
--  

    真实。远路没轻担,16岁还是孩子,60斤挑到晚也不易。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4/7/3 21:22:00
--  
不错,顶起来!
--  作者:伫立黄昏
--  发布时间:2014/7/4 6:24:09
--  
马政委扛着相机的造型给人印象深刻。马政委玩起文字活儿也是轻车熟路。 你就大智若愚、深水没膝吧! 我就不信我搞不懂你,哼,总有一天,会!
--  作者:大浪淘沙
--  发布时间:2014/7/4 6:24:45
--  
很好的文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马立昆仑
--  发布时间:2014/7/4 9:18:48
--  
以下是引用坐看云起在2014-7-3 20:30:33的发言:
啥时候旧地重游的?

2010年10月底,我和齐宁到洪泽后,再转道泗湾湖,看了小半天后撤退,回常州的。


--  作者:高天
--  发布时间:2014/7/4 9:46:02
--  
每人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  作者:难得糊涂
--  发布时间:2014/7/4 10:12:58
--  
以下是引用项根华在2014-7-3 21:16:56的发言:

    真实。远路没轻担,16岁还是孩子,60斤挑到晚也不易。

想想真不容易,城里长大的孩子那见过这个阵势,好样的,磨破了肩膀炼红了心,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