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联盟论坛老兵文学区老兵家园 → 老部队的故事(50)


  共有5033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

主题:老部队的故事(50)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清河水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二千帖荣誉勋章
在论坛发表帖子在二千帖以上的荣誉勋章!军盟五周年
积极参与军盟五周年征文奖励最佳版主勋章
为版块管理呕心沥血的版主,特颁发此勋章!军盟8周年
纪念军盟8周年暨“八一”庆祝活动特殊贡献勋章
积极参与网站募捐,为网站建设作出特殊贡献。无偿捐赠2023
2023年参加网站第三次集资
等级:中将 头衔: 帖子:6237 积分:32550 威望:0 精华:30 注册:2012/11/1 11:24:22
老部队的故事(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22/7/29 22:42:40

【老部队34师的故事】(50)抗美援朝缘由浅探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作者/ 杨荣标

70年前的10月19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赴朝参战的出发之日。

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是中国人民支持朝鲜人民、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主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退了一个帝国主义,震慑了一个军国主义,请走了一个霸权主义,拉近了一个社会主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在国际上落后挨打的地位,而且使中国军队终于傲立于世界强军之林,因此其重大意见不仅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反而经岁月长河的洗礼和积淀,愈加清晰和厚重。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19日出兵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国签署停战协定止,前后历经33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我国先后参战的部队多达27个军又一个师,直接参加过一线作战的部队为25个军1个师,另有地面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射炮兵5个师又10个团和60个独立营,装甲兵3个师,航空兵10个师又1个团,先后经受锻炼的志愿军多达290万人。

33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洗礼中,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黄家富、伍先华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但也付出了197653名志愿军牺牲的沉重代价。因为,这是一场除原子弹核武以外的高度现代化的战争,美国投入的作战飞机就有1100余架(后增加至2000架),海军舰船300余艘。195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刚一年,正是百废待举之时,空军和海军还正在组建过程中,尚未形成战斗力。地面部队,美军一个师的装备就大大强于志愿军一个军的装备实力。但就在装备如此悬殊的不利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充分发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入朝后不久的13个昼夜作战(10月25日战斗在云山、温井、两水洞首先打响,后经中央军委下文,决定把10月25日作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把疯狂进攻的敌人从鸭绿江边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歼敌1.5万余人,打碎了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结束朝鲜战争的狂妄企图。到1951年6月,历经前后五次战役的较量,敌我双方力量趋于均势,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战争形成相持局面。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不但完全实现了出国作战时的预期战略目标,武器装备上只有小米加步枪水平的志愿军,战胜了现代化武器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国的军队。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的37个月当中,战争的创伤是巨大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共伤亡失踪和被俘共62.8万余人,但毙、伤、俘敌共计109万余人(美、朝官方自己公布的损失总和为113万余人,其中美军14.2万,南朝鲜军98.8万,还不包括英法等其他15个参战国的伤亡人数),双方伤亡对比为1:1.7。再从飞机的损失情况看: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朝、中、苏三国共损失飞机约900架,而联合国军却损失有2834架。其中,被后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参战苏军击落的为1309架,被中朝击落的为1525架。双方飞机损失对比为1比3.2。

<!--EndFragment-->

有人说,朝鲜战争美国人说是联合国军取胜,而中国人则说是中朝人民取胜,究竟是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最后是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最多只是打了个平手。果真如此吗?非也!

客观地说,美国对朝鲜而言可以说是取得了胜利,因为美军把朝鲜人民军从南韩的南端釜山打退回三八线,保住了大韩民国政权。但对中国而言,是中国志愿军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以南,且把红线牢牢稳定在三八线上。后经我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再也无力组织任何有效反攻,才不得不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美国的失败不言而喻,这不是中国的胜利又是什么?!

为此,有美国人曾说:美国在朝鲜与中国人打仗,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对象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连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官马克·克拉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坦言道:我获得了一次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了一种失望的痛苦!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已走过了整整七十个春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不屈不挠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二)

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之际,不少人为伟大的胜利感到自豪,但也有一些人的脑际存在着一些疑问:为什么会发生抗美援朝战争呢?我国为什么必须出国参战呢?要说清楚抗美援朝的缘由,须从朝鲜半岛的历史说起。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半岛总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半岛居民总人数约2600余万。

朝鲜半岛古代出现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封建小国。公元10世纪初建立了王氏高丽,定都开城,并渐次统一了半岛。继后而起的李氏王朝,取代高丽王朝统治,定都汉城,历26代国君后国势日衰。1897年,李氏王朝改国号大韩。1910年被日本吞并,沦为亡国奴。

1945年,日本外侵遭到溃败,无条件投降后准备退出朝鲜半岛。此时,美国出于抵制苏俄社会主义的考虑,首先提出了以朝鲜半岛中部的北纬38度线为界的构想,美苏各出兵从日本人手中解放朝鲜。后经商谈,苏联予以同意。于是,美国占领了三八线以南地区,苏联占领了三八线以北地区,从此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美苏双方各占半岛一半后不久,冷战爆发,美苏对立,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建成一南一北两个政权。北部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大韩民国。两个政权制度不一,分别得到美苏支持,且各自认为自己才是朝鲜的正统,有权利统一对方,由此常年争斗不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是金日成。金日成生于1912年4月的万景台,出生时取名金成柱,是佃农之家。他虽家贫,却自小十分机敏。曾在我国吉林某中学求学,熟知中国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抗战期间,随着东北抗日联军兴起,金日成也动员旅居中国的朝鲜族爱国志士,组成抗日游击队,树起朝鲜人武装抗日大旗。在斗争中,金日成不但英勇顽强,且智计百出,人称金一星,后改名为金日成。

二次大战后期,金日成又旅居苏联,率朝鲜爱国志士参加了苏联红军,自任红军朝鲜支队司令,投入到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

1945年秋日寇投降后,苏联依据与美协定,出兵朝鲜北方,金日成即率支队杀回朝鲜,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收复朝鲜三八线以北半壁江山,1949年9月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定都平壤,出任首相。同时,以归国的朝鲜支队为基干,扩军备战,建立起朝鲜人民军,自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年2月,中国与苏联订立军事同盟互助条约。随着亚洲时局的剧变,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在亚洲只以确保日本、菲律宾军事基地为限

亚洲时局的这些变化,北朝鲜不少人认为实现朝鲜统一的时机已到,主张加快国家统一的步伐。为求得苏联老大哥支持,金日成于1950年春乘专列秘访苏联,与斯大林商议统一的具体行动问题。

 

当时朝鲜南北双方力量对比,北强南弱。李承晚军队虽有10万陆军,编为8个师、23个团,但军官多为日本统治时的警察伪军,缺乏实战经验,且无坦克、飞机、重炮等重型装备。而朝鲜人民军虽也同样是10万人,但不少人参加过对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解放战争,实战经验丰富,可以以一当十,且有苏制T-34坦克等重型装备。

上述情况表明,当时朝韩双方实力对比确对北方有利。金日成提出南进统一问题后,斯大林考虑:若反对金日成南进统一,与社会主义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不合。但若支持金日成突破三八线南进统一,又必将引起美国强烈不满,极有可能引起美苏战争,甚至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于是,斯大林虽对金日成表示理解,但又耍了个滑头,要金日成去一趟中国,与中国同志商量后作最后的决定。

于是,金日成又风尘仆仆秘访北京,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且台湾、西藏等地尚未解放,国内还有大批的匪患急需解决。朝鲜半岛一旦爆发战争,解决上述问题的国际环境将变得十分复杂。但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观点看,又难以对金日成的统一要求提反对意见。于是,毛泽东表示同志式的理解。金日成秘访北京,因为没有得到毛泽东明确的支持与直接肯定的答复,金日成回国后,也就不再向中方通报有关南进统一的相关消息。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金日成回朝鲜后,见苏联和中国都没有明确反对,便日夜操练军队,储备粮食,研制兵器,加快南进步伐。不久,适缝苏联为朝鲜提供了一大批先进飞机、坦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又根据毛泽东指示,将全军中数万名朝鲜籍官兵退出现役,并同意他们携带武器移交朝鲜人民军。

装备的改善和兵员的增加,朝鲜人民军军威大振。此时,人民军已装备T-34坦克250辆、飞机180架,另有火箭炮、重炮若干。有正规军13.5万,编成10个步兵师、1个装甲旅、1个摩托化团。正规军外,又征召后备军若干。金日成认为万事具备,于是要求属下抓紧制订作战计划,沿三八线部署重兵,准备随时分四路同时进兵南下。

美军控制下的大韩民国,成立于1949年8月。占地虽不足10万平方公里,但居民却有1700万,人口是朝鲜的1倍。大韩民国总统李承晚,生于1875年,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接受中国儒学教育,后留学美国,是普林斯顿哲学博士。1945年10月,李承晚见日本投降,便从美国返回朝鲜,组织政党,得到美国占领军支持,建立了大韩民国,被美国扶持当上了大韩民国第一任总统。

当时,李承晚虽年过古稀,但才疏志大,并不满足于三八线以南一隅,自持南方人口数倍于北方,且有美国作后盾,于是也整军经武,日益思谋越过三八线武力北进,企图早日统一半岛全境。从大韩民国成立之日起,李承晚就不断调兵遣将,少则一班一排,多则成连成营,沿三八线骚扰对方,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企图既探虚实,又蚕食损耗对方。不料,南韩军队大多是乌合之众,屡战屡败,反而自损惨重,一年之间累计死伤五千多人,丢损枪支上万枝。但尽管屡屡挫败,李承晚并未放弃北进念头,一心想在有生之年实现统一大业。

自此,朝鲜半岛局势越发紧张,南北双方剑拔弩张,内战已势在必行,只是大规模战争会由何人、在何时、何地发起而已。

鉴于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1950年6月中旬,美国国务院杜勒斯作为总统私人代表到汉城访问,以实地了解南韩现况及日后意图。为防止苏联借机插手半岛局势,杜勒斯对李承晚重申维持三八线现状,同时又表态说,若北方悍然南侵,美国决不会坐视不管。李承晚借机向美国提出购置坦克、飞机、大炮等重型装备。

杜勒斯走后,李承晚立即召开军政大员大会,再议北进事宜。会上,总参谋长蔡炳德秉承李总统意旨,宣读了北进军事计划:自西向东一线摆开5个师,余下三个师为预备队分驻二线地区,只待战端一开,即突破三八线,全线向北推进。最后,李承晚强调,此计划务必对美军顾问团保密,以防美国人认为是我方先发制人主动北进。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7/29 22:46:14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