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嵊泗要塞区改编为守备第14旅。1958年4月,中央军委以南京军区第22军、守备第14旅为基干,组建了舟嵊要塞区,属南京军区建制,周志坚、张秀龙分任军政主官,编制序列及各部前身如下所示:
要塞区机关(原第22军军部);
岱山守备区(原第22军64师);
定海守备区(原第22军65师);
普陀守备区(原第22军66师);
嵊泗守备区(原守备第14旅);
大衢守备区(原第64师192团扩编而来);
高炮团(原第22军炮兵基干团);
122榴炮团(原第65师炮兵第345团);
教导团(原第65师193团)。
由此,舟嵊要塞区开始了巩固海防的伟大征程。舟嵊要塞区组建之初,官兵不仅要练兵备战,还要承担大规模的国防工程建设的施工任务。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可要塞区官兵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坚决完成了上级首长交代的各项战备任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3.jpg

▲原舟山要塞区某部退伍老兵合影旧照
在笔者看来,中央军委如此安排,抑或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第22军军部常驻舟山,情况比较熟悉;
1949年7月,三野抽调第7兵团承担解放舟山群岛的重大任务。第7兵团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由第22军(配属部队为第21第61师)打头阵。第22军受领任务后,开始了紧张的海上大练兵,以求毕其功于一役。8月,解放舟山群岛之战正式打响。此战,前前后后打了10个月,第22军鞍前马后立功不少。1950年5月,舟山群岛宣告解放。同月,第22军军部进驻舟山,第64、65、66师分别驻防岱山、定海、普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4.jpg

▲舟嵊要塞区相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