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jpg

张玉婷,她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军嫂。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也是张玉婷丈夫张涛入伍的第十六年,是她成为军嫂的第八年,在这八年多的时间,2900多天的日子里,他们真正聚在一起的时间不过360天。
有同事会经常问她,“你自己一个人在家多么不容易啊,既要照顾孩子、俩老人,还得上班”。“不容易、坚强”似乎成为了军嫂的标签。不得不承认,生活中很多时候的确是需要他的。张玉婷说,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是独自一人带着孩子、老人去医院了。最难的一次是两个老人同时住院,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不到一周岁,而她自己还要上班。难吗?的确很难,可张玉婷却说,即便不是军嫂,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比现在遇到的还要艰难。可她最幸运的是背后有着强大的后盾,那就是党、国家和军队。
还记得那次女儿连续发烧七天,每天都是39度、40度,没有一点退烧的痕迹,当时的她心急如焚,当地医生怀疑女儿得的是川崎病,严重的话就是心脏病,建议注射丙球蛋白,一次治疗费用高达七八千元,如果不见效还要再打一次,连病因都没有明确,就要花费上万元。在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带着女儿到北京部队医院就诊,军人家属在部队医院有优待政策。于是当天她就带着女儿去了北京,下午4点进京,在做了加急核酸检测后七点半就被安排住进了八一儿童医院。当她抱着难受的女儿和医生描述病情时,部队医院的医生安慰她,“这里是部队医院,你们是军属,在这里放心,我们会把你姑娘完全治好的。”一句“放心”让多日煎熬的张玉婷不禁眼角湿润。最后经过十一天的治疗,她的女儿终于痊愈,而她们仅仅花了350元的伙食费。
张玉婷与丈夫初识之时,还是一个刚刚入职没有多少经验的年轻教师,是丈夫的鼓励和帮助让她迅速适应角色,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教师,而丈夫也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和榜样。在丈夫的带动影响之下,张玉婷不断地提升自己,政治上不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专业上认真钻研,参加比赛;生活中尽最大可能扮演好妈妈、儿媳妇这个角色。她对丈夫开玩笑说:“我现在也是一名‘战士’了,你负责守护国家,我负责守护好我们的小家。”
他们的确就是各自领域的“战士”,因为责任,守护着彼此的“家”,是风雨同舟、并肩前行的好战友。
张玉婷说,军嫂这个身份,常常让她感到自豪,只要祖国安稳强大,自己吃点苦不算什么。她说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护好小家,守护好家庭的幸福和稳定,为军人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让他们在战斗的最前线能够更加专注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