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103.jpg
红小兵宣传队的效应还催生出另一件堪称完美的作品,就是临沂第三中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正是临沂红小兵宣传队。2016年冬天,我随着一批老校友参加了临沂三中建校四十年的校庆活动,亲身感受了三中与红小兵宣传队那种血脉相承、前因后果的浓浓氛围;当主持人宣布校庆开始,现场光线渐暗,舞台背景大屏上出现了红小兵宣传队员当年的笑脸和他们在舞台上的身影,我心里生出一种震撼式的感动;当看到一位位昔日风华正茂、而今已身影耄耋的老师被人搀扶着走上舞台接受校方的表彰授勋,我的眼圈儿泛起了潮红,那一刻,我心里涌动着一股神圣的情结,真想跑上台去,拥抱那些老师。
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张炳军老师的身影。
张炳军是红小兵宣传队的创建人和功臣,红小兵宣传队从组建扩大到充实完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那时候,连自行车都没有的他,手提一个破旧的黑提包,为红小兵宣传队的千头万绪奔波不停。为了争取资金,改善宣传队的排练环境,他一趟一趟跑教育局;为了联系演出事宜,他跑部队、跑工厂、跑剧院;为了购置演出服装伴奏器乐和舞台道具,他去商店买,去剧团借,对人家说尽好话和软话,就连我们演《沙家浜》需要模仿的枪声,都是他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火柴枪帮助完成的。
我记得很清楚,每次演出《沙家浜》,演到阿庆嫂往阳澄湖里丢茶壶,引诱敌人往湖里开枪,以提醒芦苇荡内的新四军警惕敌情来临时,张炳军老师就会带着几个学生蹲在舞台侧面,每人手里各持着两把火柴枪,眼巴巴等着阿庆嫂摔茶壶,一旦看见阿庆嫂举壶并作出抛出的样子,后台上便立马响起乒乒乓乓的火柴枪响,而这些声响,正是张炳军带着几个学生整出来的。
记得在日照演出期间,他忙里忙外,每晚回来,都已是夜深人静。
虽然我们入住在日照县革委招待所,但由于参会人多,招待所客房爆满,女生还好,被安排在标间,而所有的老师与男生,全都睡在地铺上。
每场演出结束,张炳军老师都要为下一场演出和一些琐碎的事务忙到很晚,回来时,地铺上早已没有睡觉的地方,每当此时,他就摸黑来到身体相对单薄些的男生面前,让他们挤一挤,给他腾个睡觉的地方,因为这事儿,我在熟睡中,曾被他叫醒了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