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幸福生活奋力向前
人民想往美好生活,是《中国有信心发挥“世界引擎”作用》之源。10日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多位经济组织负责人时保证“中方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经历40多年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他还说,世界发展是开放包容的,中国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新经济体制,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新机遇,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习近平还指出,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应该相互视对方为发展机遇而非挑战,相互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促进国际合作,持续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作用。
中国为明年经济释放积极信号,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刺激措施陆续出台: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意味着“保5”已无悬念。而更令市场惊喜的是,会议提出不少过往罕见的表述,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示中央明年将采取更强有力的刺激措施。在政治局会议后,港股昨日尾段上升逾500点,成交逾2000亿,这是市场信心的反应。说中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不算夸张。对于中国经济前景,这次政治局会议有诸多超乎寻常的表述。如货币政策提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至于“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说法,更是首次提出。这类政策“组合拳”的提出,相信明年会更加有为……。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其求新求变的大市场“今非昔比”,潜力之大不成疑问,问题在于如何将潜力激发出来。从疫情后的情况来看,内地经济复苏的主要问题是消费不足。未来,货币政策、财策和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将会使经济活力激发出来,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关键。没有人会低估中国经济复苏所面临的挑战和难度,重点在于能否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如今,市场对内地政策产生很大的期望或预期,相信中央会准确把握这种情况和势头,切切实实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发展好中国经济。截至12月13日,仅汽车以旧换新用车销售超过520万辆;家用电器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接近5000万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近90万辆。仅此可见,市场之深之广的存在是客观的,关键在人去开崛。再举一个例子。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APP消费市场规模超过7100亿人民币、家居月活跃用户超过2.6亿人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几乎一切与众不同、新奇有趣、带有异国情调或纯粹未知的东西都会对中国消费者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泰国大米、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和美国蓝莓都很受欢迎。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会利用促销机会,争相购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当然也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这股消费热潮中,苹果、高通、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等跨国公司都在不断扩展,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机遇投下信任票,也被视为对这个亚洲巨人市场的押注,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世界热议中国提振经济新思路。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表示,中国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并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将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为提高投资者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种种举措对于保持长期强劲增长是必要的。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方针来提振经济,并采用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从未使用过的措施,包括增加流动性,降低和放松房地产政策,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几个月来显示出一些稳定的迹象。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11月的官方和民间指标都有所回升。在投资者期望政策更加重视经济形势之际,中国领导层将货币政策立即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并指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進《中国依然是全球贸易增长主引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增长6. 7%,进口增长2.4%。这是在中国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在2023年出口占全球14.2%高位上的进一步发展,意味着具有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供链中的地位持续增强。当前,全球贸易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全球贸易最新动态》预计,2024年全球贸易额同比增长率达到3.3%,表明全球贸易面对诸多挑战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此同时,发展中经济体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更能看出中国外贸“成绩单”来之不易。在“新三样”继续引领外贸发展的同时,集装箱出口增长108.7%,船舶出口增长65.3%,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从布局看,前11个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6%,对东盟贸易增长8.6%,中国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特别是与东盟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合作不断深化。从模式看,跨境电商出口动能强劲,前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11.5%,“小单快反”模式让服装衣帽等传统劳动力密集产品出口重现生命力,数字化手段大幅降低了企业贸易成本,提升了企业贸易经济效率。此外国产电动三轮车、户外用品等成为新“爆款”,特色农产品正在加速进军国际市场,一批“小而美”产品火速在海外“出圈”,成为带动外贸发展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