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抵达老山。此次活动得到了驻守边关部队的高度重视,考虑到两位英雄战友肢体残障和视力残障的特殊情况,部队特派战士用车护送我们前往主峰。
在张大权的雕塑前,是一片经过修整后的几百平方米的平台,四周有围栏墙。雕塑的前方,是一排边防战士工作的几间简易房和卫生间,这里也是游客和车辆的停放之处。
张大权是老山战役中的战斗英雄,他所在的5连负责主攻老山主峰。战斗中,张大权带领突击队冲锋在前,最终壮烈牺牲。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英雄”称号,他的雕像矗立在老山主峰,以纪念他的英勇事迹。

左起:马玉章、刘恩慧、蔺保旗、王岚在张大权雕像前广场合影
张大权烈士雕像高约5米,头戴钢盔,身穿戎装,双手紧握冲**锋**腔,目视前方,宛如守卫边防的钢铁卫士。雕像通体朱红,寓意着他以热血换取和平。这里,在当年战争时期是52号坑道(阵地)。
蔺保旗和刘恩慧两位老战友,在张大权雕像前伸出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仿佛在抚摸着曾经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来到通往顶峰的战壕,刘恩慧激动不已:“这里的战壕,我曾带着战士们维修过,当时叫52号坑道,虽然现在变成了石砌的,但位置从未改变。”猫耳洞和波纹钢的工事依旧静静伫立,仿佛在低诉着往昔的战火纷飞。双目视障且残肢的蔺保旗,在边防战士和战友银本华的搀扶下,触摸着战壕,向主峰艰难攀爬。一个台阶,两次脚步,他缓缓向上。战壕边的猫耳洞和波纹钢囤兵工事,虽然锈迹斑斑,但那里隐匿着保卫国家的英雄壮举,在参战老兵心中,永远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被遗忘。是命运的巧合,还是上帝的安排?当我们踏上223节台阶时,守边的战士告诉我们,这223节台阶修整好后,竟发现当年攻打老山主峰时正好牺牲223名战友,这通向主峰的223个台阶,也是对牺牲的223名战友的永恒纪念。
听到这个消息,每当我们踏上一个台阶,心中便涌起沉重的思念,战友啊,你们为了祖国的安宁,把鲜血和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祖国不会忘记你们。蔺保旗激动得仿佛忘却了所有伤痛,还向陪同的爱人王岚介绍道:“这个就是战壕,这个就是猫耳洞……”

王岚、马玉章和银本华搀扶蔺保旗踏上通向主峰的223个台阶
我们攀登着用223名烈士鲜血染红的台阶,终于来到主峰。海拔1422米。这里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一块硕大的石头上,矗立着一位首长雕刻的“老山精神万岁”的题词,那苍劲有力的字迹,承载着无尽的精神力量。“老山精神万岁”的碑高7.12米,宽4.28米,基座周长1984米,寓意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7月12日战斗摧毁敌人的反扑,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老山主峰不大的平台四周战壕上,有着长城状齿轮型的垛口,墙壁上挂满了为新中国成立历经八路军抗战伤员纪念章、辽沈战役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平津战役纪念章、中原战役纪念等十几个战斗纪念章的壁雕像,仿佛在诉说着前赴后继的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伟大壮举。在这个平台的一个圆形底座下面,过去是敌人的一个暗堡,为了夺取主峰,很多战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战友们不怕牺牲英勇鏖战下,最终摧毁敌人暗堡,全面占领老山主峰。为了纪念主峰上的先烈们,在暗堡的上面建立了耸立一把步枪刺刀的雕像,在三面的刺刀刃上撰写着“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字迹的老山精神。意喻当年战士们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在评功授奖时不怕吃亏的精神风貌。在老山的主峰左右,建立了两个瞭望塔(烽火台),每个瞭望塔有三层高,用陡峭的螺旋钢木结构的楼梯相连。。

左起:马玉章、刘恩慧、蔺保旗、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