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悠悠流转,如今,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那些曾经的画面总会不由自主地在我的脑海中清晰浮现。几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我常常会想,如今的老山,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那里,是否依旧安宁祥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当年触雷负伤留下的后遗症,在岁月的侵蚀下愈发明显。如今,我已步入六十多岁的花甲之年,前几年经历的三年疫情灾害,也给身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尤其是去年,我仿佛被病魔缠身,身体始终不适,频繁地发烧感冒,心情也随之跌入谷底,愈发沉重压抑。我的双耳,自受伤以来,便一直被蝉鸣声萦绕,脑袋里也从未停止过轰鸣。我深知,这是当年地雷的冲击波对耳朵造成的永久性伤害,致使听力逐渐下降。如今,耳朵里的声响,仿佛是一辆永不停歇的火车与电流相互交织,不断地发出 “呜呜吱吱” 的嘈杂声,让我夜不能寐,心神也难以安宁。
或许,人过六十岁以后,总会思绪万千,感慨丛生,我亦未能免俗。去云南走一趟,重回当年浴血奋战的战场,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已盘旋许久,如同种子一般,在心底生根发芽,愈发强烈。然而,现实的困境却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我的面前。由于双目失明,我的行动极为不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他人的悉心照顾与陪伴。也正因如此,这个看似简单的心愿,一直未能得以实现,成为了我心中深深的遗憾。
幸运的是,我有一位挚友马玉章,他同样是 1985 年在那拉口战区参与防御作战的参战老兵。在那拉口战区坚守的一年时光里,他对前沿阵地的每一处角落、每一条沟壑都了如指掌。更为难得的是,他古道热肠,总是热心地帮助每一位参战老兵,在战友们中间口碑极佳。三年前,我们曾一同畅想,要重返老山,去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生死与共的岁月。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眼睛看不见,去了那儿能看到什么呢?眼前还不是一片漆黑。” 我微笑着回应道:“我虽看不见,但我可以去感受那里的空气,聆听那里的风声,嗅闻那里泥土的气息,寻找当年留在心底的那份感觉。”
今年 2 月底,马玉章战友突然联系我,问道:“你还想不想去老山转转?” 我瞬间心潮澎湃,满怀期待地回答:“我当然想去啊,可一直没人陪我,谁能带我去呢?” 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果你想去,我陪你去!到了那儿,我给你细细讲讲当年我们战斗过的那拉口阵地。”
一提到那拉口阵地,我的思绪便如脱缰之马,瞬间飘回到了团部 208 高地。还记得初上阵地不久,我站在 208 高地山顶右侧的一处突出位置,极目远眺。左手边,是八里河东山,山顶上设立着炮兵和高射机枪阵地,每至夜晚,便能看到一串串火舌如流星般喷射而出,划破夜空,飞向那拉口前沿阵地,紧接着,“哒哒哒” 的高射机枪声便会响彻天际。正前方,那拉口阵地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它被敌人三面高山环绕,形如锅底,时刻被居高临下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这里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我方与敌人的哨位犬牙交错,阵地在炮火轰炸下,早已化作人间炼狱。敌人大青山、小青山上的炮火,如同恶魔的利爪,始终居高临下地控制着这片土地。坚守阵地的战友们,白天只能蜷缩在狭小的猫耳洞里,根本不敢露头,唯有在夜晚,才能稍稍喘息片刻。也只有在这时,后方补给的食品、弹药才能艰难地运抵前沿阵地,而阵地上的烈士遗体与伤员,也才能被护送下山。阵地上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然而,我们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却如同坚韧不拔的钉子一般,牢牢地扎根在那里,寸步不让,坚决不让侵略者向前跨越一步。我的右手边,便是老山。而我的背后,永远是我誓死捍卫、魂牵梦绕,生我养我的祖国。每当忆起这些,我的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感慨,那是对战友的崇敬,对祖国的忠诚,以及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深怀念。
一定要去老山看看,无论如何,都要完成这个心愿。我将想法与妻子王岚商量,她毫不犹豫地欣然同意,温柔地说道:“为了帮你完成心愿,我陪你一起去。” 此外,我们干休所还有一位战友刘恩慧,他也曾在老山上执行任务。当时,他在执行任务途中,突然发现敌人布下的地雷。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他舍生忘死,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亲自上前排除地雷。然而,在他成功排除两颗地雷后,在排除第三颗地雷时,意外发生了,没想到下面还隐藏着一个诡雷。随着 “轰” 的一声巨响,他被地雷的强大冲击力炸断了左臂,双耳失聪,失去了一只眼睛,仅存的一只眼睛,视力也不到 0.3。我将我们计划去老山转转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兴奋地表示一定要一同前往。

另外,我还有一位军校同学银本华。当年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昆明军区一个边防工兵团,他们的任务是为参战部队构筑工事、挖掘坑道,同样经历了血与火的战争洗礼,在战场上立下了三等功。转业后,他在昆明市安家落户,一直诚挚地邀请我去云南相聚。我拨通了银本华同学的电话,将我想去老山转转的想法告知了他,他欣然答应道:“我陪着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我都奉陪到底!” 我满心欢喜,激动地说:“那好,你等着我,我们 15 号一定在昆明见。” 就这样,我们五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小分队,怀揣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与对老山的无尽思念,即将奔赴祖国南疆,重返那片我们曾经挥洒青春、流血流汗的热土,去追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去续写属于我们的老兵故事。